好耶,是夏天!
最近气温大幅上升,已经提前开始了冬转夏的进程(武汉莫得春秋)。
不知道为什么,总是偏爱于夏季,可能是我畏寒不畏暑吧(或许更多的原因是暑假长达两个月🤯)。脑海中留存下来的关于儿时的记忆也大多带有夏季的属性。再加上去年暑期的义工旅行经历,让我现在遇到大热天就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。
好像从开学到现在,我基本都是待在宿舍里面,很少出去走动(宅无疑)。
并且并且,我发现自己已经好长时间没有追捕云彩了。回想去年夏天,跟一群义工小伙伴一起半夜看星星,熬夜到凌晨想看日出结果一大片云、骑着小电驴沿着海岸兜风、还有独自一人室外熬夜蹲守英仙座流星雨(那晚云太多了,只看到12颗)。emm…越想越觉得今年摆的一手好烂😴
关于我的云彩
在晴朗的天气,抬头看天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,晚上可以看星,白天可以看云。
在去年夏天之前,我对于云彩的认识还限制在小学时的课文《看云识天气》。在去年的五月份,与好友相商该暑期干些啥,聊着聊着就聊到义工旅行,当即一拍即合,直接找到一个招募的商家报了名,然后学期一结束,就开始了我两个月的义旅。非常幸运,接收我们的商家非常不错(在找商家期间,经常看到吐槽无良商家把义工当免费劳动力的帖子),每周只需要约四天晚上去餐厅帮忙服务即可,并且包吃包住🤤。这也让我拥有了大量的空闲时间,除了每天骑着小电驴四处乱跑之外,也爱上了阅读,在这两个月疯狂读天文方面的书(虽然没太大长进),同时接触了《云彩收集者手册》这本书。说实话,如果没有这本书,我可能在看到好看的云彩时,仅仅会在心底感叹几句“好美”,然后便不再关注。这本书带给我的,不仅仅是云彩的分类以及辨别的知识,也让我开始有意识的去感受大自然。同时也开启了我的博物之旅(博物一词还是一位义工朋友写给我的明信片中提到的,她看我一直在看科普一类的东西,便寄语我“博物学家”这一期望;虽然我目前还仅限于天文、云彩一类,但爱好并不是一层不变的,就如我儿时觉得猫猫可怕,现在却认为无比可爱。或许以后我能慢慢向博物靠近)。
云
以下做简要介绍,详细内容阅读《 云彩收集者手册 》
参考动植物的分类法,根据云的高度和外观可对云进行分类(族、属、种、变种),首先根据高度主要分为:低云族、中云族、高云族以及横跨多个高度的多个云族。再根据外观的不同,可进行如下分类
- 低云族:积云属(向棉花一样)、层积云属(多块粘连)以及层云属(很低、一大片)
- 中云族:高积云属(高高的棉花块)、高层云属(像是给天空蒙上一层纱布)
- 高云族:卷积云属(很高很高、很小很小的连在一起的团块)、卷层云属(比高层云更高的纱布)、卷云属(大多呈丝状)
- 多个云族:雨层云属(浓厚、灰暗、没啥纹理特点)、积雨云属(大个头,常常为铁砧状)
在这十个云属的基础上,还可细分为如浓积云、中积云此类云种,以及辐辏状积云、波状卷积云等变种
吾の收藏
记录一下我的集云册
积云-大棉花
积云-恐龙咆哮
雅各布天梯(曙暮光条)
- 常见于积云与层积云
- 特点:光条、丁达尔效应
- 形成,光从积云后面发射出来或者从层积云的云洞中照射下来,微小的颗粒会将光的路径显现出来,就形成了“曙暮光条”;太阳角度低时,其反方向可能会有“反曙暮光条”(太阳光是平行光,但当望向远方时,会有相交于一点的视觉现象,所以看上去像是从某一点发出来的)
反曙暮光条
- 这里是日落的反方向,途中所看到的光路其实是平行的,因为太过遥远,“汇聚成一点了”
悬球
- 底部呈球状,常见于积雨云云底,形成原因尚无定论
嗝
好累,懒得一个一个往上放了,就只放了上面这几个我的珍藏。本文章就作为我的新分类【🔮博物志】的开篇吧,希望自己能够在博物的路上坚持下去